小麥穗期赤霉病和蚜蟲等呈重發態勢

作者:

發布時間:

2023-04-17


據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全國植保體系和科研教學單位專家會商分析,預計2023年全國小麥主要病蟲害總體偏重發生,發生面積8.8億畝次,其中病害發生4.8億畝次,蟲害發生4.0億畝次,中后期病蟲害的發生面積占全年病蟲害發生面積的76.1%。蚜蟲在黃淮海大部麥區偏重至大發生,赤霉病在長江中下游、江淮和黃淮南部麥區偏重以上流行風險高,紋枯病和莖基腐病在江淮、黃淮海等部分麥區偏重發生,條銹病在江漢平原、黃淮南部和關中平原中西部中等發生。

發生趨勢

(一)病害

赤霉病總體偏重流行,湖北、安徽、江蘇及河南黃河以南麥區有偏重以上流行風險;河南北部、山東南部、河北南部、陜西關中、四川盆地等麥區中等流行;預計發生面積1.2億畝,需預防控制面積3億畝次以上。小麥揚花初期為初次藥劑預防適期,其中江淮北部、黃淮南部為4月中下旬,黃淮北部、華北南部為4月下旬,西北麥區為5月上中旬。

條銹病總體偏輕發生,湖北江漢平原、安徽中西部、陜西關中中西部、河南南部、甘肅東部、新疆伊犁河谷等局部麥區中等發生,湖北西北部、河南中部、山東西南部、寧夏南部和四川盆地麥區偏輕發生,預計發生面積2500萬畝。發生盛期,長江中下游為4月中下旬,黃淮和華北南部為4月中旬至5月中旬,西北麥區為4月下旬至5月中旬。

白粉病總體中等發生,江蘇中北部、陜西渭北和河南中北部麥區偏重發生,西南大部、江淮、黃淮大部、華北中南部、西北東部和新疆伊犁河谷麥區中等發生;預計發生面積9000萬畝。發生盛期,西南、江漢和江淮麥區為4月中旬至5月上旬,黃淮麥區為4月中旬至5月中旬,華北和西北麥區為5月份。 

紋枯病總體偏重發生,安徽和河南大部、河北南部等地偏重發生,江淮、黃淮、華北其他大部地區中等發生;預計發生面積1.2億畝。目前江漢、江淮、黃淮麥區已侵莖,華北和西北麥區發生盛期為4月中旬至5月上旬。

莖基腐病總體中等發生,河南中北部、山東西南部、河北南部和東部偏重發生,山西西南部、陜西關中等其他黃淮和華北麥區中等發生,預計發生面積5000萬畝。

葉銹病在大部麥區偏輕發生,黃淮北部中等發生,預計發生面積4000萬畝;根腐病、全蝕病、葉枯病、胞囊線蟲病等病害在黃淮和華北的部分麥區會造成一定危害,預計發生面積3000萬畝。

(二)蟲害

蚜蟲總體偏重發生,黃淮海麥區偏重至大發生,江淮、西南、西北大部麥區中等發生;預計發生面積2.2億畝次。為害盛期,江淮北部和黃淮麥區為4月下旬至5月中旬,華北和西北麥區為5月上旬至6月上旬。

麥蜘蛛總體偏輕發生,主要發生在江淮、黃淮和華北地區的中西部、西北地區中東部麥區;預計發生面積9000萬畝。

其他蟲害預計發生面積8500萬畝,總體為偏輕發生。其中,地下害蟲在西北和華北麥區發生4000萬畝;一代粘蟲在長江中下游、江淮、黃淮南部麥區發生1000萬畝,麥葉蜂在華北麥區發生1500萬畝;吸漿蟲、土蝗等害蟲在部分麥區有一定危害。

預報依據

(一)赤霉病、紋枯病、莖基腐病、蚜蟲基數大、分布廣

赤霉病常發區連年重發,小麥與水稻、小麥與玉米常年輪作,田間秸稈存量大,帶菌率高,河南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四川平均秸稈株帶菌率為3%—10%,接近常年,滿足0.1%的大流行菌源條件。目前,四川、重慶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等沿江麥區已零星顯癥。

條銹病目前在西南、西北和江淮麥區偏輕發生。截至4月11日,云南、四川、貴州、重慶、陜西、湖北、甘肅、安徽、河南9省份265個縣見病,發生面積201.6萬畝。發生縣數接近十年來最少的2019年同期,發生面積為近十年同期最小。西南麥區正處于流行盛期,平均病葉率為1%—10%。

白粉病目前在西南、江漢、江淮和黃淮麥區發生面積778.8萬畝。平均病葉率,西南麥區為1.5%—15.0%,山西為3.1%,陜西、湖北為1.9%—2.2%,江淮和黃淮大部平均病葉率0.9%以下;陜西、山西、河南病情重于去年同期,其余大部麥區病情接近去年同期。

莖基腐病目前在華北、黃淮麥區發生面積1534.0萬畝,大部麥區病情輕于去年、重于常年同期。平均病株率,山西、河南、山東為3.1%—3.8%,陜西、河北為1.5%—1.8%,安徽零星見病。

紋枯病目前在華北、黃淮、江淮麥區發生面積7325.8萬畝,接近常年同期。平均病株率,河南、山東為7.1%—10.4%,山西、河北為1.8%—3.5%、江蘇、安徽、湖北平均病株率為2.7%—4.6%,大部麥區平均病株率略小于去年。

蚜蟲目前在各大麥區發生面積4888.8萬畝次,高于去年和常年同期。平均百株蚜量,西南麥區為238—320頭,陜西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蘇、河南、山西、山東為27—66頭,浙江為120頭,華北麥區普遍見蚜,遷入量高于去年同期。

(二)小麥栽培和管理措施及品種抗性對病蟲發生有利

當前黃淮、江淮大部主產麥區苗情較好,但是部分存在群體量大、生育期不整齊等問題。

長江中下游、江淮、黃淮南部赤霉病常發區小麥易感品種種植比例高,如河南大部、安徽中北部、江蘇中北部均達90%以上,湖北大部、四川大部在70%以上。長江中下游、江淮等稻茬麥揚花期不整齊,致使易感病期拉長,遭遇連陰雨天氣幾率增加,如灌漿后期再遇陰雨天氣,將導致病情快速上升。

黃淮海主產麥區小麥品種對條銹病、紋枯病、莖基腐病抗性普遍較差,白粉病、葉銹病等感病品種種植面積大。

(三)天氣條件有利于穗期病蟲害發生

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,4月份,東部主產麥區氣溫偏高,華北、黃淮大部降水偏多二至五成,對小麥白粉病、小麥條銹病等病害的發生流行十分有利,長江中下游、江淮麥區有3—4次降水過程,赤霉病重發風險高;5月份,大部麥區氣溫偏高,降水偏少,有利于蚜蟲發生為害。

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一本-欧美精品一本久久男人的天堂-无码专区一VA亚洲V天堂-国产精品17页在线观看
上林县| 永靖县| 瓮安县| 新乐市| 定襄县| 长宁区| 新安县| 卓资县| 郯城县| 边坝县| 巧家县| 公主岭市| 宝坻区| 偃师市| 静海县| 治多县| 通城县| 芜湖市| 广宗县| 申扎县| 科尔| 吉木萨尔县| 新郑市| 婺源县| 辽宁省| 西充县| 神农架林区| 云霄县| 容城县| 岚皋县| 安泽县| 始兴县| 克东县| 张家界市| 博客| 玉田县| 洪江市| 瓮安县| 安西县| 许昌县| 孝昌县| http://www.123.com http://www.123.com http://www.123.com